珠海市斗门区登山协会

标题: 再见艳阳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01:31
标题: 再见艳阳天
本帖最后由 水陆草木 于 2013-4-18 01:35 编辑

     
          久仰接霞庄大名,数年前曾两度过南门村却与接霞庄无缘。近闻接霞庄在搞神马主义新农村,保存完好,伴随着接霞庄度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此精致的石板街,亦被连根拔起,百年古村被弄得面目全非。有些地方你再不把他拍下来,可能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接霞庄始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村中的赵姓人家系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胞弟魏王赵匡美的后裔。时南门村赵维茂随兄于粤西经营中药材致富后,买下南门村新围恳的80年亩土地,在此建了三间土墙房屋定居,人称之为“新围仔”,后又称“新围村”。之后维茂子孙繁衍,营商者多,而致仕者亦众,居所大增,至同治年间(1862-1874),已建起带有厢房、书房、画廊、花厅、附间等的青砖石楚大屋14栋;至光绪中期,增至26户,环境建设亦臻完善。外围挖有护庄河,庄内有长132米、宽4.30米的石板街,有一幢设有72个门口、占地1000平方米的崇基堂,有文馆、武馆和马房、暖阁,又有亭台楼榭、荷池幽径、曲桥廉船,人呼为“赵家庄”。庄子周围植绿竹、建围墙,按方向分设五道进出闸门,派专人看守,其中正门设在东南方,面对霞山及霞山祖庙,故取名叫“接霞庄”,又称“接霞里”。
      赵家庄的古屋十分独特,外形设计仿照广州西关式样,室内设计布置则充分体现主人的个性和富裕。庄内的房屋建造及环境布置装饰富丽堂皇,当时共建有恢宏大屋十四座,全部坐南向北,清一色的青砖瓦房,浓淡相宜的色调勾勒出典雅质朴的轮廓。庄外四周未受任何污染,原生态味浓厚,庄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环境幽静。
      赵家庄人以经商发家并稳定根基,积聚了雄厚财富,加之有人在朝为官,如当时的广西巡抚黄槐森就是该庄族人的亲家,可谓财雄势大,繁盛景象雄极了数十年。“赵家庄企倒香山县衙”这一俗话一直流传至今,足见其当时影响力之大。鼎盛时期的“大当家”向荣善于交际与经营,使家族成为一方富豪;向荣的长子大刚,授刑部山东清史司郎,诰授奉政大夫,仕途畅顺,官至四品……维茂祖孙三四代均是官宦人家,先后出举人一名,文武秀才十三名,多人有实官或封荫,被赏戴花翎或蓝翎。
      接霞庄内子弟良莠不齐,其中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颇多,嫖、赌、吸毒至令家道衰落者亦不乏其人。到清末民初期间,接霞庄已日见式微;近数十年来,庄民纷纷外出,或因工作、营商而居外,或举家迁徙择居他乡,庄内更显萧条。今人只称新围村,而“接霞庄”、“赵家庄”之名已无复提起。是故多年前,余到南门村,打探接霞庄而问数人却无知晓。
      探寻古村落,且行且思,古老与现实的碰撞,并不会磨灭了逝去的记忆。有感于庄人自觉保护古屋的意识,庄内的古屋与庄外的新房形成鲜明的古今对比。看着这遗韵风骨,感叹深厚的情感积淀,这是对先祖的尊崇,对根的追溯。

【资料部分源自斗门镇府网】


[attach]48583[/attach]

[attach]48584[/attach]

[attach]48555[/attach]

[attach]48556[/attach]

[attach]48557[/attach]

[attach]48558[/attach]

[attach]48559[/attach]

[attach]48560[/attach]

[attach]48561[/attach]

[attach]48562[/attach]

[attach]48563[/attach]

[attach]48564[/attach]

[attach]48565[/attach]

[attach]48566[/attach]

[attach]48567[/attach]

[attach]48568[/attach]

[attach]48569[/attach]

[attach]48570[/attach]

[attach]48571[/attach]

[attach]48572[/attach]

[attach]48573[/attach]

[attach]48574[/attach]

[attach]48575[/attach]

[attach]48576[/attach]

[attach]48577[/attach]

[attach]48578[/attach]

[attach]48579[/attach]

[attach]48580[/attach]

[attach]48581[/attach]

[attach]48582[/attach]




作者: 杰哥    时间: 2013-4-18 08:21
非常大气的纪实作品,阅后确实感慨万千!
学习了!
作者: 杰哥    时间: 2013-4-18 08:24
感谢水木详尽整理,图文非常精彩,辛苦了!
作者: 文记    时间: 2013-4-18 08:33
点解今次没有美女看?
作者: 偷心猫    时间: 2013-4-18 09:27
感谢大师的精彩作品
作者: 大山    时间: 2013-4-18 09:28
感谢水木用照片记录斗门的古建筑,“斗门古街”也搞到不伦不类。
作者: 一棵树    时间: 2013-4-18 17:01

作者: 圣斗士    时间: 2013-4-18 22:42
大多是人工美化了!!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23
杰哥 发表于 2013-4-18 08:21
非常大气的纪实作品,阅后确实感慨万千!
学习了!

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千万别再给糟蹋了。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26
杰哥 发表于 2013-4-18 08:24
感谢水木详尽整理,图文非常精彩,辛苦了!

其实是那保护古屋古物的庄民的心声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27
文记 发表于 2013-4-18 08:33
点解今次没有美女看?

哈哈,是日MM休假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28
偷心猫 发表于 2013-4-18 09:27
感谢大师的精彩作品

多谢捧场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29
大山 发表于 2013-4-18 09:28
感谢水木用照片记录斗门的古建筑,“斗门古街”也搞到不伦不类。

同感,多谢支持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30
一棵树 发表于 2013-4-18 17:01

多谢欣赏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8 23:34
圣斗士 发表于 2013-4-18 22:42
大多是人工美化了!!

那些不识好歹之徒,把修复保育与重建画上等号了
作者: z秋雨    时间: 2013-4-18 23:36

作者: 天气真好    时间: 2013-4-19 12:50
这在哪里?什么地方?何时带我们去·考古?好地方!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9 22:29
z秋雨 发表于 2013-4-18 23:36

多谢欣赏



作者: 水陆草木    时间: 2013-4-19 22:32
天气真好 发表于 2013-4-19 12:50
这在哪里?什么地方?何时带我们去·考古?好地方!

斗门镇南门的新围村,有兴趣就可以去,感谢分享
作者: 劲哥    时间: 2013-4-19 23:47
装修一新,几年前杂草丛生,各具不同神韵。
作者: 杰哥    时间: 2013-4-20 00:14
回过头认真睇睇,原来有好多逆光拍,好精彩!
作者: 杰哥    时间: 2013-4-20 00:18
水边榕树下,如果有从树梢逢中将太阳拖出来,那个美啊!
(不过我做唔到




欢迎光临 珠海市斗门区登山协会 (http://www.dmhw.cn/) Powered by Discuz! X3.1